营养课堂小助手 发表于 2020-4-9 11:04:46

BMI很重要!肿瘤患者应如何管理体重?

超重是增加肿瘤发病率的一个潜在因素,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体重管理,防止肥胖带来更大的肿瘤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越瘦越好”,对肿瘤患者来说,更危险的是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的“失重”。

肿瘤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生存率有关。一项分析了1460名患者的研究指出,比起体重未减轻的患者,体重减轻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这项研究把每名患者的体重减轻评为0-4级。体重减轻等级0代表体重减轻有限;体重减轻等级4代表体重减轻程度高。结果发现从体重减轻0级到体重减轻4级,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而且所有的恶病质结构区域都会随着患者体重减轻等级的增加而显著恶化,其中对于饮食摄入的恶化最显著,这对原本就已失重的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将BMI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来说尤为重要。BMI是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的缩写,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主要用于统计分析(计算方法: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下表列出了中国制定的BMI参考标准。中国标准中理想BMI的范围在18.5~23.9,可以注意到在BMI过低(<18.5)的情况下,虽然肥胖相关疾病发病的危险性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


BMI的中国参考标准
患者可以参考以下专家共识,科学有效地管理体重

营养筛查及评定
患者应配合医生定期进行营养筛查,判断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营养评定,对膳食状况、代谢指标、人体成分、肌肉状况、 体能状况及系统性炎症的程度等进行定量评价。

循证基础上的营养干预
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可减少营养相关不良事件或疾病发生风险,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应定期接受有资质的营养(医)师的建议,并在营养师的建议下避免或减轻营养素缺乏的问题,以达到并维持合理体重,保持机体适宜瘦体组织及肌肉量等。


能量及营养素供给
01

能量
患者的能量推荐可参考健康人群标准及患者体力活动状况等,予以 25~ 35kcal/kg/d,再根据患者实际能量需求进行调整。如存在摄入不足,需考虑提高膳食摄入的能量密度。(食物的能量密度是指单位重量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含水多的食物能量密度低,含脂肪多的食物能量密度高。比如蔬菜和水果含能量较少,是低能量密度食物;肉类含较多脂肪和蛋白质,是高能量密度食物;一些坚果也含较多脂肪,是高能量密度食物。)

02

碳水化合物
肿瘤患者如不存在胰岛素抵抗,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应为 50%~65%;如存在胰岛素抵抗,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应为 40%或更低。在胃肠功能允许的前提下,应多摄入全谷物食物、蔬菜和水果,减少添加糖摄入。

03

蛋白质
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应摄入充足蛋白质(1.0~1.5g/kg/d)。优质蛋白质(如禽类、鱼类、豆制品等)应占总蛋白量的 50%以上。


04

脂肪
肿瘤患者如不存在胰岛素抵抗,膳食脂肪供能比例应为 20%~35%;如存在胰岛素抵抗,可在保证必需脂肪酸供应的基础上,增加 MCT 供给(MCT即中链脂肪,存在于棕榈仁油、椰子油等食品和母乳中),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优化糖脂比例。同时应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也称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黄油、鱼油、一些坚果等)的摄入。

05

营养素补充剂
患者经均衡膳食摄入必需的各类微量营养素,无必要时不应盲目使用营养素补充剂。在膳食摄入营养素不足,或经生化检查或临床表现证实存在某类营养素缺乏或不足时,才应经过有资质的营养(医)师评估后使用营养素补充剂。

06

营养支持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及时就诊于有资质的营养(医)师,经营养咨询加强膳食营养供给, 必要时加用口服营养补充(ONS)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如膳食摄入未改善营养状况,或未满足 60%目标能量需求超过 1 周,可依次选择肠内或肠外营养。

膳食模式
患者食物应多样化,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食品,摄入充足的鱼、禽、蛋、 乳和豆类,减少红肉,限制加工肉类摄入。恶性肿瘤完全缓解患者如存在早饱、纳差等症状,建议少量多餐,减少餐时液体摄入,在餐间补充水分。

运动和心理治疗
患者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规律性身体活动,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患者若存在心理问题,应及时用心理疗法进行干预。

少先队员 发表于 2021-3-28 13:28:35

很有帮助,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MI很重要!肿瘤患者应如何管理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