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癌细胞分泌大量PD-L1变体片段,导致免疫治疗无效

  [复制链接]
10720 0 与癌共舞小助手 发表于 2019-4-8 10:17:13 | 精华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jpg
$ Y' W' w7 y, T  k

2 q. M  p6 K9 b& C5 H6 A5 d
PD-1/PD-L1免疫疗法是当前备受全世界瞩目、正掀起肿瘤治疗的革命,为患者带来新希望的一类抗癌免疫疗法,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抗击癌症,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实质性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 ]4 `) z( B- N; Y' b7 L

% i/ f+ x) A, L0 ?( a/ M2 b自2014年至2019年,PD-1/PD-L1抑制剂一路披荆斩棘,临床数据令人惊艳,获批的临床适应症也越来越多,例如前段时间,K药在国内获批用于肺癌一线联合治疗; v, R- Z5 R/ ~' o; b4 K( h
, t7 ]: k+ j: y
然而,无论是何种“抗癌神药”,癌细胞似乎永远都能想到各种方法逃避“追杀”,耐药成了避不开的世界难题,PD-1/PD-L1抑制剂也不例外。4 A# D# H- F9 [: a

( q5 r; D3 z! t5 ?9 L; u8 p在临床上,也有一些患者在初始治疗之后对PD-1/PD-L1抑制剂产生了耐药。对于PD-1耐药的机制已经有了不少了解,比如说Janus激酶的功能丧失,缺乏HLA/PTEN等位基因等等,但PD-L1耐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仍是迷雾重重。
5 r$ i$ E' C& i4 O
, E: a6 q' a1 S$ `  Y. I《实验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日本和法国的科学家联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内,找到了他们对PD-L1抑制剂耐药的原因。* b* \5 t' N8 R/ [2 j/ J9 ]) h4 t

- U- s* e  @/ B$ w) L+ r3 k7 y, h癌细胞会分泌PD-L1片段,诱捕PD-L1抗体,阻断T细胞再激活。这种癌细胞,哪怕在整个肿瘤中只有1%,就足以令免疫治疗无效。
# R! W% `+ V, p( H/ }9 k% |0 x1 }( _% |7 S
研究者找来了两位经PD-L1抑制剂治疗后复发的肺癌患者,一位是肺鳞癌患者,携带AKT1突变;另一位是肺腺癌患者,携带EGFR激活突变。
' v) L+ p* I4 u! T9 H2 }: C. p, ~
5 s) V) y! p' f, M, M研究者对两位患者治疗前后的大块肿瘤组织进行了RNA测序分析,发现与PD-1耐药相关的一些基因突变,如JAK1,JAK2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同时,肿瘤组织中也是有CD8/PD-1阳性T细胞的。3 n; k% V% H' u" c$ _

5 Q9 F9 @1 A* {" K) ?( g这说明PD-1通路是没问题的,耐药的原因可能出在PD-L1通路上,PD-L1可能还有额外的抗性机制。
* l! N2 _1 z* F1 J1 J9 x  ~( |0 F: j$ `. o
2.jpg

7 R& l' e& \( {- a' T6 ?+ I1 [" i3 Q3 F5 `. \, Y) L% H
再进一步分析,研究者找到了五种PD-L1的变体片段,这五种片段各有不同,但都能和PD-1结合。其中研究者特别关注v242和v229,因为在与另外15位PD-L1耐药患者的对比中,它俩的存在尤为突出。7 G# z# y  i# L' t

+ I; r* a" }, J: M0 t) C8 |9 h其次,检测结果也显示,正常的PD-L1往往位于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系统上,而v242和v229就是宇宙中的“流浪地球”,离开癌细胞之后,就存在于细胞质中并在身体中游荡。/ _& i, v  ?3 u. @( T+ M
3 g! [! K; R3 e2 ]! k. r
3.jpg

3 F; M! G# e5 A7 K2 Q& @; Y9 e红色的是五种PD-L1变体片段
& g. U6 R1 |8 l* H$ N
' U* R/ K5 R: C" o0 N; L; P1 p研究者检测了患者和健康供者的外周血以及胸腔积液,发现有变体的患者血浆中可溶性PD-L1浓度远高于健康供者和只有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t8 q3 J5 `0 p$ i# P2 g5 o

8 x( j+ m" r  A# S- v$ F/ {2 x另外,在前文提到的两位患者中,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的可溶性PD-L1水平远比没变体的患者高,甚至会高于他自己血浆中的水平,足足有6倍差距。& W4 z8 S7 R( m- t# x7 L2 L+ }: z

3 N& t9 z3 G7 l* s& ?$ @: t4 q这说明肿瘤分泌的PD-L1变体片段,很可能在病灶局部大量富集。
* e" S- O0 e. P$ F3 L' E/ |
6 w; A  H2 j6 v
4.jpg
/ `; j# p( a* `2 x
9 D" d# n9 k, m9 `( g
这些变体片段会诱捕PD-L1抑制剂,使得治疗无效化。实验中,v242和v229都能以剂量依赖形式阻断PD-L1抗体和PD-L1结合,阻止了T细胞的再度激活。) K! @" A0 _/ u- T6 }6 |. ]) t

& |0 {7 A0 T5 A* ]/ C* R! V9 K2 [随后研究者把表达变体的癌细胞和表达正常PD-L1的癌细胞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皮下注射给小鼠,再用PD-L1抗体治疗。令人吃惊的是,就算表达变体的细胞只占了1%,也能够完全阻断PD-L1抑制剂的治疗效果!
* a* v& u' U5 e+ [/ _" H0 |3 s- n3 X5 v, L8 j; T. ^
5.jpg
3 w' o3 H+ U7 Z4 i' `$ j
5 i, C" `  H2 ?( x+ V
虽然这些癌细胞很少,但是PD-L1变体片段能够持续积累,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肿瘤就能积攒足够多的PD-1变体片段用以对抗PD-L1抑制剂和T细胞的攻击。# [- n2 w5 G$ |0 o

. j- S9 r; W# S8 f& K0 ~$ `好消息是,有PD-L1变体的情况下,PD-1抗体治疗还是有效的。
$ h4 H1 I0 i% y1 x( B* J( T% K' V2 C
6.jpg

, l) r; E0 c" s存在PD-L1变体片段的情况下,PD-1抑制剂仍然有效$ C0 R+ ?" `5 ~8 `  H8 r

! Z  k9 R8 u* |" ?! f$ x# ^这项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PD-L1水平预测免疫治疗效果存在偏差,如果检测到的都是这些存在于细胞质中的PD-L1变体,对患者来说,选择PD-1抑制剂可能优于PD-L1抑制剂。
5 V6 F+ N. Z) m! F2 w& f( N

; P7 Y2 C2 }' V# r) {9 m. F9 r& Y 604.gif   v6 X1 i: U2 u2 z4 i9 z
文末.jpg

/ q' t# x# y  u( T2 X- d! X+ e9 J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