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基础知识] 豆浆和咖啡会引发乳腺癌?乳腺癌患者到底能不能喝?

[复制链接]
10071 0 小曲 发表于 2022-4-8 17:14:22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1.jpg

- G2 `" S1 i) p8 X作者:小车
6 ?) a" p: S$ [: d% Y9 _7 x* g  P; `  w& P  c8 E, {
01 豆浆
# d# g7 C6 ?: Y5 x
太长不看:豆浆不会引发乳腺癌,乳腺癌患者也可以喝豆浆、吃豆制品。
# J- M" r5 O$ m2 c
+ I+ o' K" V7 Q7 ?. d1 ~5 n6 G了解乳腺癌的朋友都知道,乳腺癌细胞可以说是“吃着雌激素”长大的。这也解释了她们为何常常“谈豆色变”——不能喝豆浆,会分泌更多雌激素!0 Q5 O: O- U. D. F
( z9 q% ^* |0 q7 r
豆浆促进雌激素分泌?确有此事吗?1 D6 u; c$ \! j" m
  u/ c+ J9 Z5 z3 w- \7 o
豆浆的确会产生一种“植物雌激素”。豆浆的原料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代谢物「异黄酮」,而异黄酮的分子结构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十分相似,因此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 ?- }4 s$ ]! d. B5 L# e* u1 D
. {- E7 _! E# C1 G" c% x那么问题来了——植物雌激素会促进人体雌激素的分泌吗?
0 m& B' R8 M" N5 m& v0 C& f
8 K+ `. Q5 p+ U9 J! C不仅不会,甚至可能抑制雌激素,降低乳腺癌发生概率。
7 c5 Z/ L( }+ T+ M& L- l, [& \  ?6 K3 N  @- p! x
2019年11月21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欧洲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三十万中国女性大豆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  F" j- L- r* o
12.png
: p/ k0 L- {- y: i3 O
研究者于2004~2008年从中国10个地区抽取了30多万名30~79岁的女性,对乳腺癌事件进行调查随访,一直进行到2016年的最后一天。研究期间,共有2289名女性确诊乳腺癌。
5 f# w; f1 y2 F& |, g$ P" ~$ I2 {/ N# B; r4 n5 _8 {
根据数次的问卷调查和24小时饮食回忆,结合其他数据,研究者得出:
# L% Y9 G9 y4 T3 D' E8 G8 g# Z" Y$ O0 B  J3 F! a; ]
大豆异黄酮每增加10毫克,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3%。% G# D" f# I0 Q3 j4 p

8 V, K) ]- N0 A" N% L& a$ ^9 b适量摄入大豆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无关,大豆摄入量较高可能会预防乳腺癌疾病。. ?2 M( A  p* z- [
* y. I+ S- o3 Q9 ^6 o+ Q1 `
不止中国,有学者对多个国家和大洲的饮食研究进行综述,并没有证据表明大豆制品会引起乳腺癌。: W) x& y1 D( E2 [* i+ t

/ O$ z4 M1 U: V* x8 w( }
13.png
图片来源:soogif
/ w8 V* y* Y; {: k' ^  a0 F4 S
相反,豆浆还可能预防、改善乳腺癌。正是因为大豆异黄酮与雌激素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干了雌激素的活。那雌激素就可以趁机“休息休息”,减少分泌——从而避免高水平雌激素引起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 k/ l1 j8 [% u9 w) j* g, S3 e7 b) [0 i2 |+ o4 \
因此,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又可以弥补雌激素水平不足。
2 T6 `4 |) q1 E$ ]6 |) |4 `; y0 X1 Z  R' ]' R
02 咖啡
- h1 P* o4 E% R9 h6 A( d4 h9 p, D
太长不看:咖啡不存在致癌性,但是添加大量糖、脂肪的咖啡可能致癌。普通人和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选择无添加的现磨咖啡。
5 p6 _+ v6 Q; a) ^0 B! {1 D
  _$ `2 ~$ f3 D早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性。大量研究实验也证明,咖啡因摄入与女性乳腺癌未发现明显关联。
14.png
图片来源:soogif
  i0 f, R) D0 I8 m# D9 |' \# K6 N" D
那么得了乳腺癌还可以喝咖啡吗?
# c2 g" h5 q8 n; h- e. L5 S5 T: S( |/ U" |2 O  s8 E& m3 Z3 m
2021年3月的最新报告给出了答案:有喝茶、咖啡习惯的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状况更好。(该报告研究时间长达30年,样本为美国20多万名女性注册护士,结论主要针对乳腺癌早期患者)
6 _- Z& _6 j. `' f8 O- {# o" ~$ N1 E( i) U. P) P" c
既然如此,普通人和患者就可以“放心大胆啡”了吗?且慢!咖啡的种类也会影响发病概率。
, S8 w8 ]% r/ v! z# b) A: ]0 o; l; Q8 I& [, A; V2 a& m
2019年9月3日,英国《自然》旗下子刊发布了一篇名为《咖啡产品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香港华人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的调查报告。# f% B' @- Q8 x, \6 D

/ L% A& w' f% Z7 F+ b7 c这项报告对2169名(其中有1156名乳腺癌患者和1013名健康女性)24~84岁的中国女性进行追踪访谈,计算不同咖啡制品对乳腺癌风险的影响。+ W' U% U0 }, M" Q( B2 [9 \

) \! a, g4 L; }6 Y结果显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乳腺癌患者,喝不喝咖啡对乳腺癌整体发病风险并无影响。
) A" D8 R, [& }2 A- k& e9 L9 G4 V% C" S7 i
但是习惯喝速溶咖啡的人,乳腺癌风险高50%;习惯喝二合一或者三合一速溶咖啡的人,乳腺癌发病风险高152%。  D0 y7 ^+ a) s( d. S/ b2 b& L" F

/ h) {) Z6 e2 P# ?4 L2 C! H% v而习惯喝现磨咖啡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比常人低52%。4 r, ?% s8 q* u
/ l% L6 P% w6 R2 i* f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责任可能不在咖啡。二合一、三合一咖啡中存在大量添加糖、植脂末、氢化油等 “致癌物”,它们抵消掉咖啡的健康功效,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造成“致癌效果”。
15.png
某速溶咖啡配料表
图片来源:网络
1 |7 v: y0 E8 ^& G* V  F
读完以上分析,相信你对这两种“令人纠结”的饮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豆浆、现磨咖啡都是可以喝的。
$ k- P& _0 U" D! K% b. W9 b% c% p
! H# i2 Q0 c' E8 a) o$ \罹患乳腺癌症,生活已经很苦闷,更不要为这些凭空出现、似是而非的饮食谣言所迷惑。心态放轻松,健康全面的饮食,以愉悦的心情过好当下,这才是最重要的。
* f- E6 E5 x; W- f0 j8 T4 o# t
, I* V. [' u/ N( p" X' T
参考文献

6 b: V' N* H# r9 i+ n  G; Y[1] Wei Y, Lv J, Guo Y, Bian Z, Gao M, Du H, Yang L, Chen Y, Zhang X, Wang T, Chen J, Chen Z, Yu C, Huo D, Li L;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Soy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 prospective study of 300,000 Chinese women and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Eur J Epidemiol. 2020 Jun;35(6):567-578.* m. U% O. |, b1 ]
; K* a$ t/ w8 M7 N8 j# b
[2] Alcohol Use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016; 25 (8): 1268
  D' f- U  X: \9 n4 o: Z0 f! B; Y5 n- X! l8 N3 N  @
[3] Farvid M S ,  Spence N D ,  Rosner B A , et al. Post-diagnostic coffee and tea consumption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J].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 Y# N. k5 |& T0 u9 h; e

1 t! E% J1 a# ~9 G, e( N4 Z: P[4] Lee P ,  Chan W C ,  Kwok C H ,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offee Product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 Case-Control study in Hong Kong Chinese Women[J].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